English

素质教育:军事工程院校的急切呼唤

1998-06-10 来源: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夏 斐 特约通讯员 刘宏煊 我有话说

邵子钧,海军工程学院院长,海军少将。1965年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,曾任海军军校部部长。1994年任现职以来,致力于探索和建立具有军事工程技术院校的素质教育体系。中国军事教育协会常务理事。

高等教育由重知识、到重能力、再到更重素质的重心的转移,是教育更接近其本质的观念性变革。军队院校素以严明的纪律、严整的步伐、严肃的作风著称,是否也应进行素质教育呢?我们叩开了海军工程学院院长邵子钧将军办公室的大门。

邵院长热情接待我们,并且第一句话就消除了疑惑:素质教育对军事工程院校来说,不仅必要,而且比地方高校更加迫切。邵院长说:“这是未来战争的迫切要求。”

海工1995年就开始以素质教育为中心、适应两个转变(实现我军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、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)、实施三个教育(综合性教育、创造性教育、超前性教育)、培养四种能力(技术保障能力、组织管理能力、改革创新能力、政治思想工作能力)的教学改革,以培养技指结合、工管结合的高素质人才。

接着,邵院长向我们介绍了海工目前正在准备建立的“四个体系”。他说:一是着力探求军队工程院校素质教育的特点和规律,确立素质教育的思想体系。由传统的“智力教育”观念,转变为智力与非智力培养相结合,由传统的“专业对口”教育观念,转变为全面素质教育,由“一次性”教育观念,转变为终生教育,由单纯“工程技术军官”的“专才”观念,在“综合性复合型”上下功夫。

二是以优化专业设置为龙头,建立适应未来战争和培养高素质人才需要的学科专业体系。国家教委将全国各类院校本科专业由500多个压缩到248个,全军也从316个压缩到143个。海工前几年按大专业、宽口径、新内涵的要求,对学科专业设置进行了调整,今明两年将按照“继续发展海军建设所需的特色专业,重点发展超前性高技术专业,合并改造与地方重复的老专业”的思路,进一步优化学科结构。

三是确立教学内容改革的核心地位,构筑起具有海工特点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。邵院长向我们重点介绍了海工“模块式课程组合”的改革思路。所谓“模块式课程组合”就是根据合格军事工程人才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要求,将课程组成既相互关联又相对独立的模块,强调内容全面、基础扎实、突出人文。

四是努力探索培养高素质军事工程技术人才的新途径,建立起新的培训方式体系。军校教育长期以来过分强调特殊性,实行“人才模式化”、“专业岗位化”、“培训封闭化”教学,人才素质不高,发展路子不宽。目前,海工正按照“基础教育合训,专业教育分流”的思路,转变培训方式。

最后,邵院长充满信心地说:我们已经站在新世纪的门槛。时不我待。我们要更新教育观念,探索适应军事工程院校特点的素质教育模式,把一个具有鲜明海军特色、全军一流、并在全国有影响的新海工带入21世纪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